沈曉明教授談雙排鍵電子琴之(九)
電子管風琴練習的一些小竅門
大家好,這一講我們要對以前所講到的電子管風琴演奏知識作以總結,并且介紹一些在電子管風琴演奏練習中的竅門,這是根據筆者在沈陽音樂學院十余年電子管風琴演奏教學經驗的總結,希望能對本書讀者的演奏產生一定的幫助。
首先我們來介紹一下演奏各種奏法方面的小竅門
奏法可分為常規奏法與非常規奏法。常規奏法包括:連音奏法、保持音奏法、強音奏法、斷音奏法、混合奏法及復合奏法,這些奏法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對于常規奏法的訓練與教學,應本著循序漸進、深入淺出的原則。
1、連音奏法是最基本的奏法,也是保持音奏法、強音奏法、斷音奏法、復合奏法的基礎。由于電子管風琴具有音色多樣性的特點,所以大家要從模仿不同音色的演奏中進行奏法的學習,從木管樂器的“摸”、弦樂器的“推”、銅管樂器的“按”和銅管樂器合奏的“壓”等不同樂器的聲音個性中系統而全面的學習連音,并從而引出其他四種奏法的運用。所以我把它稱為奏法的“派生理論”。利用派生理論推出由連音派生出其它奏法,連音是所有奏法的原生態。例如演奏下面的內容時,演奏這段旋律應該找到蟹行的感覺,貼鍵按著走,觸鍵點連著走,強時用力,弱時調整休息。這里要注重速度、音量、奏法、指法的巧妙、綜合運用。
2、保持音奏法。它由連音派生出來,連音斷開就是保持音。它的特點是平直、不反彈。
演奏這段旋律的小竅門是觸鍵后聲音平直而且沒有變化但力量絕不能壓死、觸鍵動作更不能僵硬。保持音奏法和連音奏法是
相互融合,相互伴隨的。
3、強音奏法。強音是一個樂段、樂句或一個音樂主題中需要強調的一個或多個音量相對大一些的音,而不是一個強的噪。它是保持音的反面,它與保持音奏法最本質的區別在于它有比較重的音頭。
強音是一種帶有色彩的音,是一個樂句或樂段的高點音。它的演奏竅門是:首先讓大臂,小臂,手腕,手掌和手指密切地結合在一起,并迅速地發力,擊鍵,奏出音頭,然后按保持音的奏法自然地結束音尾。
4、斷音奏法:它是由強音派生出來的,將一個觸鍵動作迅速完成后馬上借助其反彈力離鍵,就形成了斷音效果。所以斷音的演奏時值比較短,主要用于演奏技術性較強的快速單音。
斷音奏法與其他奏法的最本質區別在于斷音奏法具有彈性。它的演奏竅門在于貼鍵反彈,而不是從上至下的敲擊琴鍵,因為那樣很容易錯音。
5、混合奏法是以上講過的幾種奏法的任意組合,是指在一個聲部中,混合各種單一奏法來演奏,即將兩種以上的奏法在同一聲部上演奏。
比如這段旋律的第一小節是跳音奏法、第二小節是連音奏法、第三小節是由連音和跳音混合構成的。這是混合奏法的表現。演奏混合奏法的竅門在于注意找到兩個不同奏法的切換點,并將它明確地表達出來,這樣才可以體現出奏法變換的“美”。
6、復合奏法就是指:在同一時間、不同聲部的兩種以上單一奏法的綜合,是兩種以上的奏法在不同鍵盤上的表現。
由于電子管風琴是由上鍵盤,下鍵盤和腳鍵盤組成的,結構復雜,因此它的復合奏法就相應變得復雜多樣,但是無論有多復雜,它都是由單一奏法組合而成的。掌握好復合奏法最重要的是要認清“主、副色調”,由于復合奏法存在于多聲部音樂中,所以使音樂各個聲部的旋律層次分明,分清對于一個作品各個階段中主色調和副色調存在的位置,這是演奏好復合奏法的重要前提。復合奏法是由大腦向腰發出指令,再由腰向全身發出指令,可見“腰”在復合奏法中的重要性。練習復合奏法時,主要做到:把腰先放松,使身體充分協調。 大家要特別注意演奏復合奏法的竅門是要注意“腰”的作用以及“腰”的重要性。
以上是我向大家介紹的演奏各種奏法的小竅門。大家在練習時不要著急,要學會放慢速度練習。“慢”是一個放大鏡,它可以使你不斷從中發現自己的問題,可以避免在練習或演奏中走進誤區。在慢練中學會既能說,又能彈,又能唱。在慢練中體會天人合一,人琴合一。
接下來我來介紹一下在指法方面簡單的小竅門
正確的指法對于演奏技術的提高和發揮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科學設計與運用指法,是我們在音樂進行時合理的處理音色、力度與樂句連貫性的保證。如何在教學中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指法運用習慣是指法訓練和教學中的關鍵。好的指法能夠體會人的智慧,也就是說指法是人的智慧的體現。復雜的音樂需要簡單有效的指法,指法如同孫子兵法一樣,應該具有謀略性、邏輯性。
在這里我要教給大家一個練習音階的小竅門。24條音階的指法只有兩種,即首調指法和固定調指法。首調指法又叫移動DO指法,以升記號調為主。舉個例子,C調指法為12312345。那么G調、D調、A調、E調、B調等的指法都和C調一樣。固定調指法又叫固定DO指法,以降記號為主。即大指觸C和F音的指法相對不變,通過降低其它音而形成了各種音階。我們來做一個小小的鍵盤游戲,無論在演奏任何帶有降記號的音階時,都會發現我們是在用大指觸C和F鍵。可見,恰到好處的指法設計將會為演奏者省略很多練習時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我們來談一談演奏中音量控制的小竅門
音量的準確控制是良好演奏效果的保證。音量的控制應該是有生機,有想法的,也應該是具有邏輯性、符合音樂發展規律的。
與鋼琴不同的是,電子管風琴的強弱不僅僅是由手指觸及琴鍵時的力度大小而產生,而且還是由表情踏板來控制的。所以演奏時應該慎重的使用表情踏板,要一點一點地給踏板加力或減力,切不可以“忽上忽下”。 以下是電子管風琴右踏板的示意圖:
接下來再給大家介紹一下漸強、漸弱方面的小竅門。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擠壓式”漸強、漸弱。即在彈奏時,音的強弱是由身體通過手臂到指尖所運用的力量而決定的。當音量漸強時,要由手指逐漸用到手臂甚至全身的力量來彈奏。首先,是先用手指摸著彈奏,然后慢慢的用手臂推起來,之后越來越有力的按住的彈,最后整個身子連同手臂手指全都壓上去,達到最強的效果,這就是擠壓式的漸強。反之,用“擠壓式”的方法來演奏漸弱,就是身體先全壓下去彈最強的音,然后慢慢的松下來變成按鍵到推鍵,最后變成只是手指在摸鍵,達到漸弱的效果。
最后我再來介紹以下速度變化控制方面的小竅門
速度直接影響到樂曲的表情,同時速度是否準確代表一個人的音樂素質。了解速度應先從了解自己開始。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其常規的速度,存在于走路、跑步等一切活動中。
在古典樂曲里,樂句的速度經常是一致的。但到了浪漫派,作曲家就常在某些樂句中加上漸快記號或漸慢記號,使樂曲有了更多的變化,以求特殊的效果。
對于速度的理解,學生往往會有幾種誤區:一就是彈琴時緊張,越彈越快,速度就不穩了;還有就是根本沒讀懂譜子就彈,這樣很容易走入速度的誤區,這是對速度的不負責任。竅門是我們在演奏時一定要做到掌握速度的準確性。
下面介紹一種處理漸快漸慢的竅門,即 “數碼式” 漸快漸慢。漸快就是采取數學中減法的形式,比如說一小節有四個音,第一個音我們打4拍,第二個音打3拍,第三個音打2拍,第四個音打1拍,這樣就會很準確的;漸慢就是正好相反的,用加法的形式,第一個音打1拍,第二個音打2拍,第三個音打3拍,第四個音打4拍,達到漸慢的效果。這種方法初學者比較容易掌握。
最后介紹一下回原速(A TEMPO)演奏的小竅門。顧名思義回原速就是在漸慢漸快之后恢復到原來速度上的意思。回原速時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就是不可以在標有回原速字樣的地方才開始準備,一定要在之前的小節里就開始做準備,它的竅門是我們可以通過最后一個長音、漸慢、或延長記號來計算好怎樣回到原來的速度上。
總之,一切的演奏和練習的小竅門都是為了更好的詮釋音樂。用智慧來鋪墊,更好更準確的表達作曲家在作品中要呈現給人們的意念,這正是我們學習好和正確地演奏好電子管風琴的宗旨。
版權所有: 沈曉明/《樂器》雜志/《中國電子琴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