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曉明教授談雙排鍵電子琴之(六)
對電子管風琴的強弱記號的研究
一、概述——徹底認識強弱記號
很多學習電子管風琴的人,在練琴時,只注意到指法、速度及其他技巧方面的練習,卻忽略了音響方面的效果,使演奏出來的音樂無法表現到完美的境界。所以強弱音的音響,也是學習電子管風琴的人所不可忽視的一件事情。
與鋼琴不同的是,電子管風琴的強弱音,不僅僅是由手指觸及鍵盤時的力度大小不同(其中觸鍵分為前觸鍵IT和后觸鍵AT)而產生,而且還是由右腳控制電子管風琴所特有的表情踏板而產生的。由最強至最弱的強弱記號排列如下。這種排列是以中強為中心,往上方是愈高愈強,往下方是愈低愈弱。
柴可夫斯基最喜歡用4個弱音(pppp),或者4個強音(ffff),以強調該音特別弱或者特別強的意思。
但是,強弱記號只是一種象征、比較性的記號,除了物理或其他科學方法之外,不能像速度一樣,可用節拍器來衡量。并且由于時代背景與作曲家的風格不同,各作曲家的作品中的“f”的強度也不一樣。如:Beethoven的f與Mozart的f所代表的強度是不同的。
二、突然強音與突然弱音
適用于一個音或一個和弦的突強術語有四個:sforzanto sforzato(簡寫為sf或sfz)Forzanto或Forzato(簡寫為fz)。適用于一個樂段的突強術語是Rinforzando或Rinforzato(簡寫為Rinf或Rfz),其他還有marcato(清楚有力的)、menof(不太強)、poce forte(稍強些)等記號。
強與弱之間,本來就有很大的區別,可惜有很多人它將忽略了。尤其是在強音f中出現更強音ff或在弱音中P中出現更弱音PP時,更應該特別加以注意。這在Beethoven的作品中是最常見到的。
例如:
突然強音sf并不是全部都用猛烈的強音來彈奏,這需要看整個樂句的強弱而定其音量的大小。在整個樂句中都是弱音時,突然強音記號只是在這一系列弱音中稍微加強的意思,并非在整個弱音中加以特別強烈震撼的一個強音。如必須用比f的力量還要強的音來表達時,但也以不破壞音色的美為原則。
在弱音(p)樂句中的特強音(sf)。如:Beethoven Sonata
在強音(f)樂句中的特強音(sf)。如:
突強音之后又忽然變弱,在Beethoven的作品中也是常見。如:
格什溫F大調鋼琴協奏曲 第一樂章
整個樂句都在準備著漸強,一直到最強音應該出現時卻突然來了個弱音p,以代替在想象中漸強的最高峰。如:Beethoven Sonata Op.31 Nr2 dmollⅡ mov.
三、漸強與漸弱
Hans vob Bulow曾說過:“漸弱由較弱的音開始,漸強由較弱的音開始。”這也就是說,漸弱必須由較弱的音開始才可以逐漸弱下來;漸強則需由較弱的音開始而逐漸強起來。當然,漸強也可以由強音開始,漸漸加強到更強,而漸弱也可以由弱音開始,逐漸減弱到更弱。但總要有“漸漸地”、“更加地”或“更減地”的意思才可以。
漸強(Crescendo)是指一個音比一個音有規則的漸漸加強的意思,絕不是在弱音中突然加強的意思。漸強是<而不是{〓或<〓。Crescendo除了漸強之外,也含有激昂的心情存在。但是,除非有accelerando記號,否則絕不可以加快速度來彈奏。很多人在彈奏漸強時,常常不知不覺地加快起來,這是不可以的。如果Crescendo這個樂句很長的時候,就要特別的慢慢地漸強起來,不可以在前半樂句時就已加強到極點,以致于后來的漸強無法再繼續加強而失去了漸強的效果。
Decrescendo也是一樣,只是它除了一個音比一個音有規則的漸弱下來之外,也有將上升的情緒漸漸地松弛下來的意思存在。如:Beethoven Sonata Op.31 Nr2 dmollⅡ mov.
四、如何練習強弱
1、音的強弱 在彈奏時是由肩膀的一點一直通過手臂到指尖所運用的力量而決定的。當音愈來愈大時,才逐漸用到手或全身的力量來彈奏。但是,不管強音或弱音,都必須避免音色的生硬和粗糙。
2、一個電子管風琴演奏家應該訓練到可以完全控制音響的大小才行。在一個手指上要加上多大的力量、多長的時間,都必須有適當的考慮。另外,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在古典風格的電子管風琴作品里,演奏者要謹慎地使用表情踏板,無論是漸強還是漸弱,都要一點一點地給表情踏板加力,切不可讓表情踏板“忽上忽下”,以免造成音響對人耳的不適。
Beethoven Sonata Op.31 Nr2
一個音特別長而強,另一個音特別弱而短,或相反的練習,都要充分把握。控制好指尖的力量及手腕的運用。如:Brahms Op.70No.2開頭
同樣一個手,在復調音樂中,有時需要加強某一聲部,有時需要減弱某一聲部,都得好好練習。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在同一鍵盤上,用手指在不同的琴鍵上壓出不同的音量這項技術至今還未被電子管風琴制造商開發出來,從而使得演奏者的演奏就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我們期待著這項技術能被盡早的開發和研制出來。
3、四聲部在同時進行時,為了加強主題出現,而把主題的音加強些,對位的音減弱些,也是一個好的練習方法。
4、音樂是由旋律、節奏、和聲等因素所構成的藝術。每首樂曲都有它的主旋律。彈奏時不可忘記旋律的重要性。伴奏的部分總要比旋律的音量小些。旋律上面的強弱記號更應該特別注意,這些都必須用聽覺來控制。
5、音樂會之前的練習,不需要整天都用最強音練習。最好用比較小及緩慢的速度,使演奏者能多思考從而對樂曲有更多的了解。這樣,在正式的音樂會時,再將強音強烈地、激烈地彈奏出來,就容易得到好的效果了。
五、合理、規范地使用強弱記號
電子管風琴演奏家對于強弱記號的處理,必須合理。對于強弱記號要嚴格遵守,但不可太過分。關于這一點Berlioz有相當好的見解:“演奏家,有時喜歡夸張,將原本簡單的強弱,變得復雜而混亂,強弱變成亂叫亂吼,可憐的作曲家們所預想的效果完全被破壞了。無論這些演奏家們是如何的誠實,他們使自己合乎藝術要求的企圖令人想起了那殷勤討好的驢子。當它努力向主人表示溫馴的時候,卻撞到了它的主人。”
版權所有: 沈曉明/《樂器》雜志/《中國電子琴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