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gress id="sbglt"><code id="sbglt"><dl id="sbglt"></dl></code></progress>

  • <optgroup id="sbglt"><li id="sbglt"><del id="sbglt"></del></li></optgroup>
  • <track id="sbglt"></track>

    <ol id="sbglt"><blockquote id="sbglt"></blockquote></ol>
  • 當前位置:中國電子琴信息網 → 關于雙排鍵電子琴

    關于雙排鍵電子琴

    雙排鍵電子琴俗稱電子管風琴,是一種高級的電子樂器,因其有兩排手鍵盤而得名。雙排鍵電子琴通常有立式的琴體,兩排或三排手鍵盤,一排腳鍵盤,和一個或兩個腳踏板。操控一臺雙排鍵電子琴需要人體多部位配合,通常右手彈奏主旋律,左手彈奏副旋律或和弦,右腳控制音量踏板或延音踏板,左腳控制腳鍵盤發伴奏低音,雙腳膝蓋還可以控制切換音色效果等。演奏一曲需要全身運動,講究的是身體各部位的統一協調。 正因為如此雙排鍵電子琴比較適合現場演奏和伴奏,多聲部即興演奏和表現大樂隊效果尤為出色。自問世以來深受音樂愛好者的喜愛,長盛不衰。世界各國音樂學院和音樂教育機構也將雙排鍵列為專業學科,使電子琴這一現代樂器在音樂領域占據了自己應有的地位。

    雙排鍵電子琴與管風琴

      

    雙排鍵電子琴的發明,與管風琴是密不可分的。

          上世紀初,世界各地的教會都普遍使用巨大、宏偉、聲音洪亮的管風琴,它是靠人力或水力操控風箱,形成風壓吹響管子發出聲音的。由于體積過大,有的高達三層樓房,重幾十噸,制造、運輸、使用都十分不便。

          

          于是,人們就把目光投向電能應用。1935年德國E.韋爾特、W.法斯和管風琴制作家K.曼伯格共同開發了利希特風琴,利用光線照射印上聲音模式的玻璃轉板上,從光變化引起的電流變化形成聲音,但這種琴仍然龐大,要兩間房才能安置。

          1930年美國發明家L.哈蒙德推出有實用意義的機電式風琴,稱為哈蒙德琴。

          它靠電磁線圈靠近91個多角鋼音輪發出交流波,整理為正弦波合成音色。它有兩層61鍵手鍵盤和一組32鍵腳鍵盤,能模擬20多種音色,這種琴于1934年申請專利權,1935年開始大量生產。僅1937年就銷售3000多臺。不過哈蒙德琴因為發聲原理為機電,故只能稱為第一臺電風琴。但它的造型和結構成為了后來雙排鍵電子琴的雛形。

      

    第一臺雙排鍵電子琴


      當美國人制造的哈蒙德電風琴在全世界風靡一時之際,東方的日本卻在默默地進行模仿研究,籍著新器件技術的發展,日本YAMAHA公司于1959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臺雙排鍵電子琴:D-1,并以electone作為注冊商標。

          D-1實際上是哈蒙德琴的翻版,但由于采用先進的晶體管技術,內部電路和綜合性能都有相當的進步。后來更發展出FS、ME、HS、EL等眾多系列,確立YAMAHA的雙排鍵電子琴霸主地位。

        

    雙排鍵電子琴的幾個歷史發展階段

      
           電子琴與其他電子產品一樣,總是跟隨電子技術的革新而換代的。按音源發生原理分,雙排鍵電子琴發展可分為4個階段:

           模擬音源時期。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電子元件正值電子管與晶體管交替換代,雙排鍵電子琴音源普遍采用晶體管構成分立元件音源發生器,通過分頻電路產生音階,音色也多是分立元件的模擬電路產生,以管樂音色為主,加以顫音的夸張修飾,可用的聲音效果也屈指可數,總體聽覺四不像,電子味濃,和弦伴奏也比較簡單。此時期的代表型號為D-7(見下圖),典型的琴面板布局以音栓為主體,用以簡單地合成各種音色。

           FM音源時期。七、八十年代,YAMAHA公司發明了FM(調頻)音源技術,并迅速應用到其電子琴和電子合成器產品上。由于它采用合成技術,甚至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不存在的聲音和效果。采用FM音源的雙排鍵電子琴克服了模擬電路音色模糊、混濁的缺點,以清新、純凈、明亮的新特性使音樂效果更趨合理。這時期的雙排鍵加入顫音敏感鍵盤,聲庫存貯特性,演奏更方便、更具活力。此時期的代表型號為fx-20(見下圖),典型的琴面板布局以顏色分組的互鎖按鈕和少量音栓為主體,除了合成音色和管弦樂組外,增加了預置音色組和獨奏音色組,開始引入面板存貯記憶鈕,使音色切換更加便捷。

          AWM音源時期。八十年代中后期,PCM技術得到廣泛采用,克服了FM音源的生硬、干澀的缺點,PCM音源技術對真實音色樣本進行壓縮,并可以對原始音色進行創造性的改造,使之產生全新的聲響。這種技術和FM技術的結合,創造了更貼近人們真實的生活環境的音色。這時雙排鍵普遍采用FM和AWM(即PCM音源)雙音源,并增強了音色編輯和節奏音序編程,引入了MIDI接口,和后觸鍵鍵盤技術。表演能力得到加強。此時期的代表型號為hs-8(見下圖),典型的琴面板布局以輕觸按鈕和液晶顯示屏為主體,引入數字技術處理音色節奏和效果,音色選擇不再局限于面板,同時引入SM卡存貯,大大擴展了AWM音色庫。

          AWM2/VA音源時期。九十后期,雙排鍵電子琴隨著電腦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制造工藝的日益精臻,逐步脫離傳統模式,融合成為電子琴、電子合成器、電腦編曲機的綜合體。這時雙排健電子琴采用AWM2音源(第二代高級記憶波形)和VA音源(虛擬樂器) 在音色創造力方面有了飛躍進步。VA音源擅長最逼真地模擬管樂和弦樂,從嘴唇動作到吹氣強弱,都模仿得維妙維俏。并可以創造現實中并不存在的假想樂器。 演奏的感覺接近原聲樂器。新的后觸鍵鍵盤技術和第二表情踏板的引入提高了演奏的藝術效果。此時期的代表型號為el-900m(見下圖),典型的琴面板布局以為大屏幕液晶顯示為主體,所有音頻數據均數字化處理,面板按鍵功能自定義,使用軟盤作為存貯介質,演奏操控更加方便快捷。


    YAMAHA EL系列雙排鍵電子琴


          90年代推出的EL系列,是YAMAHA雙排鍵電子琴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從EL-7開始,琴的顏色以黑色為主,顯得莊重高貴,琴體一改過去封閉式為半敞開款式,重量減輕,外觀較具有現代感;液晶顯示屏幕和菜單式操作,方便快捷;MIDI接口、鼓機接口和磁盤驅動器,大大加強了和其它電子樂器及電腦的聯接能力。從EL-37開始,基本配備了觸后鍵盤,音樂表現力得到新的提升。新的FM2和AWM2音源以及XG/VA音源的引入,提高了音色的逼真度;復音足鍵盤、MOC重音和弦和多種新音效豐富了藝術表現能力。
          1991年推出的EL-90是一款劃時代的產品,音色數、獨奏音色、聲庫菜單音色和音色記憶都有較大幅度增加;64行的大屏幕一目了然,使操作變得簡單易學;記憶狀態可記入磁盤;EL-90首次引入第二表情踏板,演奏更加藝術化。
          在EL系列中,EL-100是一款性能價格比較高的教學級產品,2002年推出,高達173種AWM2音色,120種節奏,音色支持XG標準,多種音響效果;MDR磁碟機等等,一萬元的低價格給人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不過這款琴最大的不足是無法編輯XG音色。

          其后推出的EL-900/900M, 使用FSV鍵盤(水平觸鍵),這是一種手指橫向滑動能細微改變音調的特別觸感功能,它使演奏變得更貼近真實樂器。EL-900/900M擁有173種新AWM音色,34種AV音色。900M還革命性地加入復音足鍵盤、節奏型態設計(RPP)和節奏進行設計(RSP)。
          EL系列是一個成功的樂器系列,目前它已成為現代雙排鍵電子琴的主力軍。

      

    Electone的最新發展

        

          2004年后,YAMAHA推出了EL系列的換代產品ELx系列,包括ELS-01C/ELS-01、ELS-01B、ELB-01等多種型號,其中ELS-01C是最新的演奏級旗艦琴。它擁有509種AWM4逼真音色、274組打擊樂節奏型,音序器記憶采用時尚的SM卡,宣告沿用了近十年的FD(軟盤)記憶方式的終結。它的支架采用可拆卸的鋼架結構,更好地適應了當今演奏場地經常變化的需求。ELS-01C還配備網卡通過互聯網實現與YAMAHA公司網站聯接,無限擴展了音色資源的利用,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其他品牌的雙排鍵電子琴


          除了日本YAMAHA公司的Electone,其他幾個主要電子樂器制造商也制造雙排鍵電子琴。主要有:
          日本Roland : AT豪華雙排系列。

          日本Technics:SX-GA2 雙排系列;
          德國Wersi:Louvre 、 Vegas CS 、 Verona GS 系列;


          日本KAWAI:H2、DT9系列。  


    雙排鍵產品中的民族品牌

        

          長期以來,因關鍵音源技術等因素制約,雙排鍵電子琴產品一直為日本YAMAHA等世界一流專業廠家所壟斷。盡管80年代中期廣東的卓漫洋、黑龍江的劉啟文、劉啟武等國內著名電子琴專家研制和小批量生產過雙排鍵產品,但終因技術、資金缺乏和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影響,只能曇花一現。與此同時,臺灣也曾自主設計生產過梅花牌多功能雙排鍵電子琴(下圖),在島內風行一時,也因無法取得技術和市場優勢而無疾而終。


          2004年起,吟飛電子有限公司在中國音協電子琴學會、上海音樂學院的鼎力支持下,克服種種技術困難,終于研制成功并于2007年1月推出國內第一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民族品牌雙排鍵電子琴-RS500(下圖)。該琴雖然定位為入門級產品,但在復音數、音色控制、效果調節、接口標準等方面均達有較好的表現,可以廣泛用于普通教學、演奏等應用場合。自推出以來不斷改良、發展,在國內市場占據了一定的地位。


    雙排鍵電子琴音樂的表現形式

        

    1.獨奏:由一臺雙排鍵來演奏樂曲,可以是流行或古典。
    2.協奏:在各種樂器的協奏曲中擔當樂隊的角色。可以為一件樂器協奏,也可以為幾件樂器協奏。雙排鍵的數量一般為一至兩臺,如果是很大型的樂隊部分,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增加雙排鍵的臺數。
    3.重奏:由兩臺雙排鍵共同演奏樂曲,適合演奏聲部復雜的大型交響作品。
    4.合奏:是由雙排鍵參與的于其他數件樂器一同演奏的一種形式,這樣增加了音色的真實性,且聲部較多,音響豐滿,舞臺效果很好!


    以上幾種形式是純器樂的范疇。另外還有為歌劇,舞劇,音樂劇等伴奏。雙排鍵充當樂隊的作用。具體雙排鍵數量依照實際需要而定。

      

    雙排鍵電子琴在中國

        

          雙排鍵電子琴很早就進入了中國。
          在臺灣地區,Electone運動十分活躍,全臺有九所大學、學院和私立機構開辦Electone課程,每年都有舉辦全臺分區大賽,選拔培養專業人才。民間學Electone、用Electone之風很旺盛,各種交流活動頻繁,人才輩出。
          相比之下,中國大陸就起步較晚。八十年代初浦琦璋等名家開始用進口的雙排鍵電子琴演奏流行樂曲,一時風行全國,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節目那首20多年來百聽不厭的背景音樂《漁舟唱晚》便是她改編和演奏的得意作品,浦老師后來還帶出了一批電子琴精英弟子。

          1985年,日本YAMAHA音樂振興會和中國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和天津音樂學院聯合創辦“YAMAHA高級立式電子琴師資培訓班(ETTC)”,我國著名電子琴專家王梅貞、王曉蓮、蘆小鷗等20余人是這期學習班的元老級學員(下圖,從左到右:王梅貞、盧小鷗、王曉蓮)。雙排鍵電子琴從此走進高等學院。不過院校的專業教學仍然不足,加之價格昂貴,國人的收入水平一時無法承受,雙排鍵電子琴只成為人們可望而不可及的貴族樂器。

          1990年沈陽音樂學院開設了立式(雙排鍵)電子琴本科專業,沈曉明留學日本回來,堅定地投身雙排鍵事業,他獨樹一幟,采取抓提高、抓榜樣,巡回演出學習、兼顧史論和表演技能的有效教學方案,傾力培養國內甚至國際級尖子人才。他培養的學生如朱磊,曾獲亞洲賽第一名、世界賽第二名;又如沈媛,曾獲全國比賽少年組冠軍、亞洲賽“最杰出演奏獎”。稱沈教授為“中國雙排鍵之父”也不為過。沈教授的成功,給國人以鼓舞。現在越來越多音樂學院都陸續開辦了雙排鍵專業,自發學習雙排鍵的愛好者絡繹不絕。


          進入上海音樂學院后的朱磊,以堅韌不拔的精神,投身充滿挑戰的雙排鍵普及和專業教育中去。他先后在全國各大城市舉辦了30余場個人獨奏音樂會, 3次被邀赴日本東京、名古屋、仙臺、福岡等地進行巡回音樂會,并帶領學生深入街區演出,廣泛宣傳、推廣雙排鍵。他培養的學生曾夢、鄒靜分別獲得2001年和2003年全國大賽第一名。他創編了數十首獨奏、重奏、協奏曲目,他編寫的 《Electone雙排鍵電子琴車爾尼練習曲集》 被眾多音樂院校所采用成為雙排鍵學習的好教材;他在馬來西亞出版了雙排鍵CD個人專輯 《JapaneseHitSongs 》。2004年至2005年,他更先后出版了VCD和DVD專輯《曙光》,這是他多年演奏和教學成果的結晶。他在上音建立了“現代器樂系”并擔任系主任、副教授,將電子樂器特別是雙排鍵教學提到了更高的層次。他為中國雙排鍵電子琴事業的騰飛立下了汗馬功勞。


          天津音樂學院雙排鍵專業創辦人高繼勇教授,1988年起在天津音樂學院YAMAHA ETTC班潛心鉆研雙排鍵電子琴的演奏與教學,受到日本著名雙排鍵電子琴演奏家齋滕英美先生的精心指導。

          他嚴謹治學,言傳身教,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并在實踐中不斷拓寬教學口徑,增加教學內容,創造自己獨特風格的教學方法,培養了一批批具有綜合能力的音樂人才,為該專業的提高與普及、為擴大天津音樂學院在全國的影響做出了貢獻。多年來他創作、改編多首民族風格的雙排鍵演奏曲如《走西口》等成為各音樂學院雙排鍵教學、演奏的經典曲目。他悉心指導培養的得力弟子趙偉成,在2007年雅馬哈雙排鍵電子琴國際大賽(非限定年齡)總決賽中勇奪第一名,為1996年中國參加世界級電子琴比賽10多年來首次奪冠的中國人,為國家爭得了榮譽。
        以上介紹的只是眾多為這項偉大事業努力奮斗的突出貢獻者的一部份。還有很多電子琴老前輩、專家、學者,也為中國雙排鍵電子琴的發展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限于篇幅另文介紹。

     更新時間:2009年10月12日  閱讀:40671
    關于本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網站導航 - 友情連接 - 發展歷程
    国产成人99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亚洲风情中文成人电 午夜理论在线观看无码 精品国产蜜臀成人免费网站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果冻传媒 软萌小仙国产精品第一区 国产三级视频在线观看视